华洋科仪
咨询热线:400-901-3696
华洋科仪手性光谱中心开幕庆典暨手性科学前沿学术报告会第二轮通知
  • 发布时间 : 2013-03-07 09:48:00
  • 浏览量:3189

手性光谱中心开幕庆典暨手性科学前沿学术报告会详细日程安排及报告内容安排如下:

  时间:2013年4月1日上午

  地点: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报告厅

  日程安排

  8:30-9:00 注册报到

  9:00-9:30 手性光谱中心开幕庆典

  1)挂牌剪彩仪式

  2)参观中心

  9:30-9:55 厦大领导致辞、华洋科仪董事长致辞、美国BioTools董事长手性光谱中心简介

 4月1日上午 报告主持人:厦门大学赵玉芬院士

  10:00-10:35 大会报告“表面分子手性结构和形成机理研究”

  报告人:万立骏院士(中科院北京化学所)

  10:35-11:10 大会报告“Frontiers of Vibrational Optical Activity: From Absolute Configuration to Supramolecular Chirality in Protein Fibrils”

  报告人:Laurence A. Nafie教授(美国雪城大学)

  11:10-11:45 大会报告“Asymmetric Reduction for Efficient Drug Synthesis”

  报告人:孙勇奎博士(美国默克公司)

  11:45-12:00 合影留念

  12:00-13:30 午餐(厦大餐厅)

  时间:2013年4月1日下午

  地点:厦门大学克立楼三楼会议室

  日程安排 4月1日下午 上半场主持人:刘维屏教授;下半场主持人:何裕建教授

  13:30-14:05 大会报告“手性金属配合物对DNA复制过程的调控”

  报告人:何裕建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

  14:05-14:40 大会报告“圆二色谱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应用”

  报告人:吕平江教授 (台湾清华大学)

  14:40-15:00 茶歇

  15:00-15:35 大会报告“手性POPs环境安全的对映体差异”

  报告人:刘维屏教授(浙江大学)

  15:35-16:10 大会报告“血清蛋白的手性识别盲点与反转现象”

  报告人:章伟光教授(华南师范大学)

  16:10-18:00 鸡尾酒会 主持人:华洋科仪齐爱华董事长

  时间:2013年4月2日全天

  地点: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报告厅

  日程安排 4月2日上午 上半场主持人:车顺爱教授;下半场主持人:宛新华教授

  9:00-9:35 大会报告“乙烯基芳香族单体的螺旋选择性聚合反应”

  报告人:宛新华教授(北京大学)

  9:35-10:10 大会报告“不对称硅氢化反应中不同理论方法的运用”

  报告人:朱华结教授(河北大学)

  10:10-10:25 茶歇

  10:25-11:00 大会报告“非手性分子的手性聚集和手性放大”

  报告人:江云宝(厦门大学)

  11:00-11:35 大会报告“手性无机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

  报告人:车顺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11:35-13:00 午餐(厦大餐厅)

  4月2日下午 上半场主持人:吕平江教授;下半场主持人:江云宝教授

  13:00-13:35 大会报告“二肽组装体及二氧化钛的手性”

  报告人:杨永刚教授(苏州大学)

  13:35-14:10 大会报告“手性分子与螺旋结构”

  报告人:张健研究院(福建物构所)

  14:10-14:45 大会报告“圆二色谱的理论解析方法和应用简介”

  报告人:王越奎教授(山西大学)

  14: 45-15:00 茶歇

  15:00-15:35 大会报告 “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of VCD and ROA spectra of biomolecules”

  报告人 Dr. James Cheeseman(美国高斯公司)

  15:35-16:10 大会报告“磁圆二色谱(MCD)在非手性有机分子体系中的应用”

  报告人:沈珍教授、游效曾院士(南京大学)

  16:10-16:20 厦大领导致闭幕词

  【大会报告嘉宾简介】

  (按姓氏拼音顺序)

  车顺爱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4年生于吉林省安图县,毕业于吉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先后在吉林化工学院和吉林工学院从事化学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获取材料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到上海交通大学任教;2004年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2005年被评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08被聘为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客座教授。任国际介孔材料协会理事。目前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等多项课题研究。

  车顺爱教授多年来从事介孔材料的研究,在科研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对介孔材料特别是对手性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研究受到国内外著名专家和学者的认可,在世界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具有独创性和国际领先水平、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学术论文, 对此领域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i) 开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导向合成新型介孔材料的方法(Nature Materials, 2003, 2, 801-805.);(ii) 首次合成出手性介孔材料,提出了手性孔道概念(Nature 2004, 429, 281-284.),并证明了孔道中超分子螺旋印记的存在(Chem. Soc. Rev., 2011, 40, 1259-1268;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3069-3072);(iii) 合成出具有二维四方DNA-二氧化硅螺旋介观结构并解析了其形成机理(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923-927. VIP);(iv) 首次合成出螺旋TiO2,并提出基于电子跃迁引起的无机物光学活性概念(Nature Communication, 3:1215, DOI: 10.1038/ncomms2215, www.nature.com/naturecommunications)。

  何裕建 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3年4月生,湖南永州人,瑶族。2000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会议出席奖(Travel Award)和2005/2006年度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获得者。

  现为中国化学会理事(2010.11--),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2011.8--),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生命起源与化学进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多个学术刊物审稿人等。

  何裕建先后分别获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美国华盛顿美利坚大学的化学学士(1983)、硕士(1992)和博士(2001)学位。先后任湖南省江永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1983.6-1989.8)、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助理研究员(1992.6-1994.11)、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访问学者(1994.11-1997.8)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博士后、访问研究员(2001.5-2004.12)。2004年12月回中国科学院任职创并建化学生物学实验室,2006年被批准成为中国科学院内的第一个“化学生物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培养点。

  提出和建立了“地球轨道手性”力学概念,可合理解释地球生命的分子手性起源与生物节律起源等难题;在生理条件下用实验确证了可能与人类衰老密切相关的染色体端粒DNA四螺旋结构的天然构象选择方式。至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前主要研究兴趣为:1) 生物与有机分析化学、2)分子手性力学与组装、3) 生命起源与化学进化。

  江云宝 教授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3年11月出生于安徽。1990年获得厦门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导师:陈国珍教授)后留校任教;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被聘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994年5月至1995年5月受国家教委资助在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高访;1996年4月至1997年4月在香港大学支志明院士实验室从事大学博士后研究;1997年4月至1998年9月获德国洪堡基金,在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2000年11月至2001年1月和2004年7 月至9月分别受德国国家科学基金会(DFG)和大众基金会(Volkswagen Foundation)资助在马普生物物化所合作研究;2006年7月和2007年2月分别于中研院原分所和英国Southampton大学学术访问2周;2008年5月任法国卡尚高师(ENS Cachan)邀请教授、2008年8-11月任国立新加坡大学化学系访问教授。

  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霍英东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和德国大众基金会研究基金。先后主持德国Humboldt基金、Volkswagen基金,国家科技部973课题,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青年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研究工作集中于质子电子转移光物理化学、超分子光化学荧光传感与分子识别、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等。先后于“Chem. Soc. Rev.”、“Chem. Sci.”、“Org. Lett.”、“Chem. Comm.”、“J. Org. Chem.”、“J. Phys. Chem.”, “Langmuir”、“中国科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多篇,被他引2000多篇次。2001年起任《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分析测试学报》、《岩矿测试》、《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Photochem. Photobiol. Sci.”、《厦门大学学报》、《分析化学手册》等编委。担任国际荧光光谱学方法和应用大会(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MAF)程序委员会委员和Wiley出版之超分子化学大型丛书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From Molecules to Nanomaterials” 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2002/2006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26/27届理事、获聘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13届化学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

  James Cheeseman 博士(美国)

  (美国高斯公司资深应用专家)

  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加拿大McMaster大学获理论化学博士。1992年开始成为高斯公司研究科学家,主要研究不同电磁分子特性的发展与实现,包括NMR屏蔽张量,自旋偶极常数以及手性光学方法:VCD、ECD、OR、ROA.

 Laurence A. Nafie 教授 (美国)

  (《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杂志主编、美国雪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际分子光谱领域著名的科学家,手性振动光谱的研究先驱和奠基人之一,担任多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Nafie教授与国际企业进行广泛的合作,与Rina Dukor博士共同创建了美国Biotools公司,拥有丰富的产业化应用研究经验。

  1973年在俄勒冈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共振拉曼散射,自1973年至1975年在南加州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发明和证实红外振动圆二色性,1975年加入雪城大学化学系建立了VCD 和拉曼旋光性(ROA)研究项目,1978年被指定为Alfred P. Sloan基金会成员,1982年晋升为教授;1978年Nafie教授提议并实现了目前所有商业化VCD仪器基本原理的傅里叶变换VCD首次测量。1988年Nafie教授应用ROA首次测量了散射圆偏振(SCP),这就是目前唯一商品化的ROA光谱仪。1989年Nafie教授在理论上预言了ROA的一个新形态,称为双圆形偏振(DCP)ROA,并于1991年在他的实验室得到实验验证。

  1995年Nafie教授成为由John Wiley & Sons 出版社旗下BioSpectroscopy杂志创始主编,随后成为BioPolymers副主编;Nafie教授先后获得Coblentz奖(1981)、Bomem Michelson奖(2001)、William F. Meggers奖(2001)、以及应用光谱领域杰出贡献奖(2007)等,今年3月荣获2013 Pittcon光谱学大奖。Nafie教授曾任Coblentz协会理事长,应用光谱协会理事长,2010年成为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 杂志总编,2011年出版发行了题为Vibrational Optical Activit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科学书籍,发表论文近300篇,发明专利数项。

  刘维屏 教授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8年生,江苏常州人,现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求是学者”特聘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 浙江大学化学系本科。

  1986年9月至1989年5月 浙江大学环境化学硕士学位。

  2006年7月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应用生物化学论文博士学位。

  刘维屏教授主要从事手性化学、有机环境污染化学与污染控制化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手性农药环境安全研究。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等核心期刊上,被《科学》、美国《科技日报》、《环境科学与技术》、《科学时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与科技媒体作为科学新闻介绍与评述。现已发表SCI论文收录200余篇,先后赴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

  吕平江 教授 (台湾)

  (台湾清华大学学务长、台湾台湾清华大学生物信息与结构生物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1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化学系,获得生物物理博士学位,后进入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自1994年起任教于台湾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曾任生科系系主任,生科院副院長,现任台湾清华大学学务长,並擔任台灣磁共振學會及台灣生物資訊學會理事長;授课领域包括结构生物、生物信息、蛋白质工程等;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蛋白质结构及生物资讯学;脂质传送蛋白结构、折叠和功能性研究;葡聚糖之结合性肽设计;胃幽门杆菌结构基因体设计;生物资讯在结构生物上的应用等。吕平江教授在Science、Biopolymers、Biochemistry、Proteins、J Biol Chem、Acta Crystallogr Sect F Struct Biol Cryst Commun 等世界著名期刊杂志上发表各种高水平学术文章一百余篇。

  Rina Dukor博士(美国)

  (美国BioTools公司执行董事长)

  1991年在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生物分子的振动圆二色性,之后加入Amoco公司创立了一个光谱实验室,研究蛋白质与核酸。Dukor博士是将水溶性红外光谱引入生物制药工业判定蛋白二级结构的先驱,其所发明的方法商品化为PROTA,已被六十余家国际一流生物制药业公司采用。她还开发了用以癌症诊断的红外显微光谱。Dukor博士发表了50多篇综述性论文和数本综述性书籍,拥有四个发明专利,荣获各种奖励。现担任多个理事职务,如UIC LAS学院监事会理事,Scripps Florida的IBC监事会理事以及科学组织和公司的咨询委员会理事等。

  沈珍 教授

  (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9年3月出生。2000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在德国雷根斯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至2003年在日本爱媛大学作JSPS长期特别研究员。2003年11月回国,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2007 年12月起任教授,2008 年3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配位化学,特别是具有特殊光,电,磁性质的材料化学:包括新型高度共轭的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和光物理性质的研究;设计合成在近红外区域发光的多功能分子荧光开关、荧光传感器;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有机D-π-A型染料的设计合成。2010年获国际卟啉与酞菁学会的“Young Investigator Award”,2008年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4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SCI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PCT专利一项以及中国发明专利11项。

  孙勇奎 博士

  (美国默克公司对外合作研发技术转让及并购大中华区副总裁)

  1982年1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以及埃克森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孙博士在默克(Merck)公司开始其职业生涯。他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管理过默克公司两个分支机构和五个部门,从过程扩展到过程化学,从默克公司中国战略发展部,到中国DPS的运营,近期则更多从事海外科学事务以及全球许可申请,担任美国默克公司对外合作研发技术转让及并购大中华区副总裁。

  孙勇奎博士在默克公司主要致力于药物不对称氢化和交叉偶联反应的高效催化、反应工程以及为提升工艺研发速度而进行的高通量实验和通过原位动态监测有机反应进行反应机理研究,著有或合著74篇论文,包括JACS、PNAS和 Science。他是美国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默克与密西根州立大学合作的GOALI项目的默克方主要研究人员,也是美国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关于立体选择性碳-氢键功能化中心的顾问委员会成员。由于其杰出的研究成就,他获得的荣誉与奖项有:2005 年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阿斯利康绿色化学与工程优秀奖、2005 年和2006 年的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美国环境保护局,华盛顿),2009 年托马斯-爱迪生专利奖(新泽西研发委员会)。由于对于默克公司的贡献及领导能力,于2006 年获默克实验室最高奖“The Presidential Fellows Award”。

  万立骏 院士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扫描隧道显微学、电化学和表面科学的交叉科学研究,将实验、仪器改造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发展了化学环境下的扫描探针技术,开展了电化学反应、电极材料、分子组装和调控等研究,提出了基于不同相互作用的表面分子吸附和组装规律,并应用于原子分子迁移、表面纳米图案化、表面手性、分子组装结构转化和调控等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同时,探索了电化学和纳米科学交叉研究新方向,致力于新型能源转化和存储器件的表界面化学、纳米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学和材料结构性能的研究,设计制备了系列高性能铂基电极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和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等,并推动了该类材料在能源、环境保护和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在包括Nature Comm.、Acc. Chem. Res.、PNAS、Angew. Chem.、JACS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及其应用”。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应邀担任Acc. Chem. Res.、JACS、Adv. Mater.、Chem. Mater.、Chem. Comm.、PCCP、NANO、物理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10余种学术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中国科学化学卷主编。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日本东北大学、东京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和访问教授。曾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以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等奖项。获得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中国电化学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环太平洋国际化学大会国家代表、SPM系列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等。

  宛新华 教授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徽寿县人,1964年出生,1981.9-1985.7年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学士学位;1985.9-1988.2年中国纺织大学化学纤维工程系硕士学位; 1988.3-1991.8年中国纺织大学化学纤维工程系博士学位;1993年8月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后。曾获得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8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9年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励计划基金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创新论文奖,入选2009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宛新华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液晶高分子,光学活性高分子,刚柔嵌段共聚物/低聚物的多层次自组装,具有控制结构、确定形状的高分子的合成及功能化。

  王越奎 教授

  (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化学会会员,山西大学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结构与理论化学平台负责人。

  1982年1月于山西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8月研究生毕业,获南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此后在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任教。1999年10月赴德国留学,2003年1月于德国Aachen工业大学理论化学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无机化学、结构化学和配合物化学。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有关研究获山西省科技进步理论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技术转让成果一项。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199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获“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2月至2005年底,先后在德国Aachen工业大学和Dresden工业大学工作,从事低k介电材料的理论研究。有关研究获Aachen工业大学著名的Borchers-Plakette奖。2005年底回国。期间出版专著《Application of the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o the Study of Chiroptical Propertie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德国Shaker Verlag出版社,Aachen 2003, ISBN 3-8322-2171-9。

  现主要从事圆二色谱的理论解析和纳米材料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杨永刚 教授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苏州大学手性化学实验室负责人、博士生导师)

  1971年出生。1993年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本科毕业,1996年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7月至2001年11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助研,2001年12月至2006年8月相继在法国Laboratoire Hétérochimie Moléculaire et Macromoléculaire(UMR-CNRS5076),ENSCM,日本奈良先端科技大学院大学和日本信州大学作博士后。2006年9月至现在,为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自组装和单手螺旋纳米结构的控制与应用。2004年至今发表J. Am. Chem. Soc.2篇、Angew. Chem. 1 篇、Chem. Commun. 11篇、Chem. Mater. 2篇、Macromolecules2篇、J. Mater. Chem. 2篇和Nanotechnology 4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二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并荣获教育部2008年度“新世纪人才”和苏州大学周氏科研教育奖。

 张健 研究员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78年生于湖南,博士生导师。2001年7月在厦门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2001年9月至2006年7月硕博连读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6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和Prof. Xianhui Bu(卜贤辉)课题组开展手性与微孔材料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9月获聘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百人计划”回国工作,现任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课题组长。已在系列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80多篇,其中30篇发表在J. Am. Chem. Soc.和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多篇论文被选为期刊封面或热点论文,论文被他人引用超过2000次。2011年先后获得第十一届福建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和Scopus青年科学之星铜奖;2012年入选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第三届“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和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以及获得第十九届运盛青年科技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类分子筛功能材料和手性多孔催化材料。

  章伟光 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教授、特种材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1963年11月出生,汉族,江西省南昌市人,兰州大学理学博士,现任华南师范大学特种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广东省精品课程--“无机化学”负责人。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广东省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客座科学家、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研究科学家, 兰州大学兼职教授。

  主持完成和在研项目,包括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厅级达三十余项,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Crystal Growth and Design”,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30余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稀土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技术》。主编《无机化学》、《综合化学实验》等教材。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申请5项。获省部级二等奖两项。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手性分子识别与分离材料的研究;手性晶体工程,新型高分子防护材料的研制。其中手性分离产品与技术和相关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在多家上市制药企业、高校和研究单位推广应用。

  朱华结 教授

  (河北大学药物化学与分子诊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1990:武汉大学本科、硕士。

  1993-1996: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博士,期间到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戴伟民课题组学习。

  1999-2002: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博士后,助理研究教授(Assistant research professor)。

  2003-2011: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百人计划”。

  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分子的发现、结构鉴定与改造,手性药物分子合成与手性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研究。主要应用不同的理论方法解决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中的的关键科学问题。例如,对于天然复杂化合物的手性鉴定,采用旋光(OR),圆二色谱(ECD),以及振动圆二色(VCD)等方法探讨不同的立体构型。同时,对于部分非环的手性分子,由于其众多稳定构象引起以上三种方法的计算困难,建立了适合于非环手性分子的矩阵模型,并应用于不同的非环手性分子的鉴定,到目前为止,计算的120余个非环手性分子的结果均正确。设计并合成出了新型的手性催化剂,并应用于不同的不对称加成与应用,通过理论计算不同的过渡态结构与能量等,解释并纠正以前出现的错误结论。朱华结教授对于生命起源中的手性起源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相关的有机合成方面的探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回国以来分别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各一项,云南省政府津贴,科学院“王宽城西部突出人才奖”等,发表SCI论文70余篇,著有《现代有机立体化学》,将理论结合实验的工作体会,一并介绍在书中。该书被列为科学出版社的重点图书,亦是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丛书,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支持。


华洋科仪

2013年3月7日

沈阳网站建设:大熊科技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2 友情链接3 友情链接4 友情链接5 友情链接6 友情链接9 友情链接10